•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实盘股票交易配资:股票配资平台导航-纯电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有望重构出口秩序 遏制低价竞争

摘要:   相关政策正在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海。  据商务部网站9月26日消息,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有关规定,商务部...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相关政策正在引导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海。

  据商务部网站9月26日消息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贸易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有关规定,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 ,该举措有望从三大核心层面系统重构出口秩序:强化品牌责任、提升服务水平 、遏制低价竞争,从而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出口生态,助力我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中实现品牌提升与长远发展。

  “将纯电动乘用车纳入出口许可证管理 ,是顺应电动汽车出口健康发展需要和高质量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举措。 ”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国际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 。

  政策对象:具有VIN码的规范电动乘用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政策此时推出,是因为正规企业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已经成为主流 ,具备了规范管理的基础。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品类出口相对复杂:前期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速电动车(如老头乐、电动三轮车) ,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需求广,在出口的起步阶段难以严格规范化。

  在崔东树看来,低速电动车是此前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宽松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 ,具有VIN码的规范电动乘用车已成为主流,海关分类监管体系管理完善,因此 ,在出口上实施分类规范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

  公告提及,对货物名称为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具有车辆识别代码(VIN码)的其他载人车辆(参考海关商品编号为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根据国标GB16735-2019《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所有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的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必须配备VIN码 。VIN码由17位字母和数字组成 ,包含生产厂家、年代 、车型 、组装地点等关键信息,且30年内全球唯一 。而低速电动车则没有VIN码。

  崔东树表示,因为870380的6位代码的品类产品原来是以低速电动车为主 ,当时无法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近期随着主流规范电动车成为870380主体,因此进一步细化拆分,区别化对应 。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 ,目前规范的整车企业生产的产品在“873880类”中约占比70% ,均价达到2.06万美元;不需要VIN码的低速电动车类产品,均价仅为2050美元,是主流规范产品价格的10%。

  许可证管理堵漏:让车企成为出口主体

  近年来 ,中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规模高速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出口秩序混乱问题逐渐突出 。

  孙晓红介绍,由于电动乘用车编码尚未列入出口许可证目录 ,主机厂无法有效控制其产品海外流向,中规车不适于目的国用车环境,部分品牌海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不利于电动乘用车海外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次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关键目标,是通过严格的资质门槛堵塞无证出口漏洞。”崔东树指出 。

  一方面,政策明确要求 ,仅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授权经营企业可申领出口许可证,且仅能出口本企业自产品牌的纯电动乘用车。

  这一规定直接限制了非授权主体的出口权限,避免了部分非汽车制造企业或未获授权的经营主体通过“批量采购+简单改装 ”模式出口低质车辆 ,甚至将国内经营危机车企的库存产品推向海外。

  另一方面 ,许可证申领需满足两大硬性条件:一是企业需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具备合法生产资质;二是产品需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

  这些要求从生产源头把控了出口车辆的品质 ,彻底杜绝了“无资质企业出口”“不合格产品出海”的可能性。

  “让汽车制造企业作为出口责任主体,将促使其基于长期发展建立严格质量体系与价格自律机制。正如主要国际品牌凭借高品质赢得全球信任,中国车企也应在自主经营出口过程中形成规范流程和实现高质量出口 ,推动优胜劣汰和产业高端化转型 。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吴松泉认为 。

  政策助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出海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从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大幅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自2021年实现爆发增长 ,随后进入持续的高增长区间 。

  虽然2024年受到欧盟出口新能源的政策干扰,但202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仍达到201万辆,同比增长16%。2025年1-8月出口新能源车202万辆 ,同比增长51%。

  在新能源汽车强势出口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出口在经历多年的百万辆级平台期,终于也在2021年开始突破并进入高增长期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长102% ,2022年-2023年均增长50%以上,2024-2025年增速在20%左右。1-8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94万辆,同比增21% ,走势总体较强。

  对于企业而言,出海也已经成为支撑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

  上汽集团海外销量已经成为牵引公司发展“三驾马车”之一,年海外销量已达百万辆级;奇瑞汽车2025年上半年出口54.8万辆 ,贡献了其总销量的一半之多;新能源龙头比亚迪今年上半年出口47万辆,增幅超130%,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吴松泉指出 ,在此关键阶段,推动汽车制造企业全面主导自产品牌纯电动乘用车的出口业务,恰如为出口提质升级注入重要动力。该举措有望从三大核心层面系统重构出口秩序:强化品牌责任、提升服务水平、遏制低价竞争 ,从而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出口生态,助力我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中实现品牌提升与长远发展 。

  崔东树强调,出口许可证管理并非孤立的“卡脖子”措施 ,而是融入了汽车出口的全链条监管 ,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 ”向“质量提升 ”转型,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树立优质品牌形象奠定了基础。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